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,国学素来是华夏之根本,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,精神支柱。因此,即使是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,我们仍然需要重视历史国学,并在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的原则之下,努力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,以便更好地陶冶人们的文明情操,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。那么,何谓“国学”?重视和传承国学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呢?
一、格物穷理
“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”,格物穷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。学哲学经典,可明大道、通古今、知人事;学史学经典,可观成败、知兴衰、明是非;学文学经典,可陶冶性情、提升审美境界;学伦理经典,可知荣辱、明廉耻、辨善恶。
二、知行合一
宋代大儒朱熹曾言:“为学之实,固在践履。苟徒知而不行,诚与不学无异。”这表明: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,要坚持知行合一;读书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。学国学、读经典,不是为读书而读书,更不是读死书、死读书。
古人说得好,“读书如吃饭,善吃者长精神,不善吃者生痰瘤”,食而不化、学用脱节,生吞活剥、刻舟求剑,违背了学习的初衷。只有坚持知行合一,才能将书本知识化为实践智慧。与此同时,中国向来有上行下效的传统,所谓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”。
三、经世致用
即儒家倡导的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在西汉时期,董仲舒提出“推明孔氏,抑黜百家”的文化战略方针,为汉武帝所采纳。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,就是要把积极进取、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。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,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、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,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,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,不断丰富和发展。
学国学、读经典,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得益,更是为了伟大的事业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应用,对核心价值观的不断阐释,已经初见成效:修齐治平、遵时守位、知常达变、开物成务等传统强化了社会的公序良俗;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等理念,成为了全国各族人团结奋进的价值力量;廉政文化、修身智慧、敬畏精神、慎独意识、民本思想被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;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,成为了正党风、转民风、树新风的重要抓手;诚心正意、手握戒尺、心存敬畏、行有所止,变为了党员干部修身的自觉。“修己以安百姓”,经世以致用,永远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