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次乘车离开三僚村时,司机给我讲了他们廖氏一个特定的节日,叫九皇斋,每年旧历九月初九,要吃斋一天,为了纪念他们一个叫觉先公的祖先。关于觉先公的事迹,他知之不多,大致是协助官府招安乱匪立功,后来因嫉入狱,因为是九月初九出狱,三僚廖氏这一天吃斋以念其功德。以后我在一些史志中发现这位觉先公的事迹很不平凡,连清初著名文学家、易堂九子之一的魏世效先生都为其作过传,题目叫《廖征君传》,兴国清代同治县志曾经揖录(重印本第374页)。

DSCF0068.JPG

觉先公原名廖惟志,又名廖安民,字觉先,号征君,世居三僚。他的曾祖父廖竹坡、祖父廖菊泉、父亲廖歧山都是堪舆名家。明朝嘉靖年间,海瑞任兴国县令,与廖菊泉过从甚密,时人称“方外之交”。海瑞曾留下赠别廖菊泉诗两句:“此夜殷勤话知己,明朝帆影带云流。”廖歧山在福建一带与人行堪舆之术时,曾与时任州府职衔李廷机结交,预言他必定出任首辅,后来李廷机果然做到了宰相,并荐廖歧山为钦天监博士。廖歧山婉辞不就。廖觉先自幼读书,与科举无缘,热衷于堪舆之术,闽、粤、赣一带享有盛誉。明崇祯年间选为拔贡,朝廷两次征召入仕,皆力辞不就。

清代初年,一支明军遗部,聚兵数万,盘踞在兴国、永丰、宁都之间的九龙寨。清军副将鲍虎、冯起元率兵驻兴国剿匪数年未竟,清兵虽然畏匪如虎,却四处掳掠百姓,对地方的害比匪更甚。廖觉先将官兵的劣行向巡抚宜永贵控告,并力陈九龙寨匪众,实为不堪官兵骚扰的百姓,官府如若赦其无罪,将其召抚,顿可化干戈为玉帛。宜水贵闻言大喜,下令撤回官兵,遣廖觉先携官府印信前往招抚。廖觉先果然不负所托,说服九龙寨降归。巡抚宜永贵为廖觉先叙功,要给他授官职,廖觉先力辞还乡。

19.jpg

九龙寨匪患已平,官兵失去了掳掠百姓的借口,为廖觉先嫉恨很深。三年后,巡抚宜永贵他调,适逢于都一处隘卡的38名隘兵染瘟疫皆死,军官杨某、庄某竞诬告系廖觉先纠众劫杀官兵,将其逮捕入狱,一关三年。后太守郎永清觉得此案没有死者家属控告,又没有直接的证据,将其无罪释放。这一天正是九月初九,廖觉先入府衙面见太守,适逢太守在修建衙门,向廖觉先问及堪舆,廖觉先坦言相告,并说明改建门庭,必有移置之事。果然,不久,太守调任汾州。儿年后,郎太守去任还京候补,派人来请廖觉先去北京,为其先祖寻找吉穴。廖觉先欣然入京,为郎永清先祖在密云县洪罗山找到一处吉穴,郎永清安葬先祖毕,即获得河南府一实缺。廖觉先与郎永清寻地时,曾遇见藩王吴三桂祖坟,廖觉先告诉郎永清说:“此穴虽然山川环抱,却是一个白虎衔尸之象,十年当有覆族之祸。”后来吴三桂果然叛乱,满门抄斩,诛连九族。

11.jpg

郎永清将廖觉先无罪释放,礼送还乡时,诬告他的军官惊恐万分,其时他们正在于都老虎山剿匪,掳掠百姓200多人勒赎,害怕廖觉先报复他们。为了讨好廖觉先,他们对百姓家属说,如果能请来廖觉先担保,即将他们释放。难民家属纷纷赶到三僚求廖觉先出面担保,廖觉先果然亲赴于都为难民担保。军官们让他对难民计口收钱,以补偿因为他们陷害入狱的痛苦。廖觉先回答说:“你们能放开罗网,我怎么能买卖人口呢?”军官们为其胸襟所感动,将所掳百姓尽行释放。

廖觉先一生行侠仗义,救民于水火,晚年在宁都行堪舆时病亡。三僚人为纪念他,每年在其九月初九日,他出狱那天吃斋,留下了这个“九皇斋节”。


来源:摘自《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——三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