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《风水天地》杂志的专栏作家刘启治先生,率团到三僚村进行考察和交流的次数较多。1998年夏天的一次考察,他问了我一个问题:“请问和合石在哪里?”当时我一愣,摇摇头说:“不知道,但我可以马上调查。”我当即向几位参加接待的三僚朋友询问,大家都说不知道。我转而再问刘先生,他为什么要找和合石?他说,那是杨救贫先生给他的弟子讲学的地方。以后我一直留心查访和合石的下落。
三僚村的地形,有先生告诉我,属“油槽形”,愈打愈发。故而三僚曾、廖二姓虽同处一村,但各自的村落是界线分明,在民国以前,一村之间有二个圩场,廖氏在村庄的西北面,曾氏在村庄的东南面,中间有一叫阳背垴的荒草坪把二姓分开。在清末以前,二姓人每年正月,都会在阳背垴相斗。据兴国县志记载,清光绪31年(公元1905年),两姓发生过一场大械斗,杀声震天,血流遍地,当场打死31人。以后官府查办,将两姓各首领拘禁,各杀2人,以示惩戒(参见《兴国县志》1985年版第16页)。民国年间,二姓人每年正月间,还是会聚在阳背垴相斗。但是双方商定,不得交手,只能远远地互掷石子而已。因为曾氏人众,廖氏人少,故由廖氏站在山坡的上风头,曾氏站在山坡的下风头。
最终找到和合石,是在三僚廖氏清代的家谱内的“僚溪廖氏村图”中,在与曾氏交界的山坡上,标有“和合石”,我按图索骥,发现正好在村北包裹石往上行约一百米的山梁上,共有三块突兀青石,成品字形,高约2米,各距数米,石顶平坦,正好盘腿而坐。坐在和合石上,三僚全村屋舍田园,尽收眼底。
我盘腿坐在和合石上,眺望三僚全村,遥想当年杨救贫先生给他俩弟子讲学,怎么可能鼓动他们世代相斗呢?他将此石定名为“和合石”,分明是要俩位弟子世代和好相处,合力弘扬其堪舆之术。
我不知道三僚村人后来怎么会形成“油槽形”的观念,但在三僚村的村史上,确实是几度刀光剑影,兵祸不绝,多次使这个文化名村满目疮夷,断壁残垣。
后来我陪刘启治先生登到和合石处,他极目而望,感慨地说:“我找到了,找到了我想了解的杨公真谛。”
三僚廖氏谱中,有一首他们先人吟和合石的短诗:
和合石
阴阳二气本调和,分处皆由合处多;
纵有斧斤能劈破,此间坚确肯消磨;
风风雨雨终难化,岁岁年年一任过;
天地机缄留片石,其间阖癖总相摩。
古代的三僚人是理解杨公真谛的,天下大势,虽然是分分合合,但总是合时多,分时少,纵有斧头强行分开,终究还会合为一体,共同前进的。
和合石在九十年代期,一度受到一些破坏。有人计划将石头炸开,卖到镇里面的大理石厂去加工板材,石头上凿好了一些炮眼,至于为什么最终没有炸成,我也不知道。或许是杨公有灵,多给我们留下了一道仙迹。